口子窖品牌资讯
2025年口子窖一季度逆势双增,徽酒老二地位能否夺回?
摘要2025年口子窖一季度逆势双增,徽酒老二地位能否夺回?口子窖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,但毛利率...

2025年口子窖一季度逆势双增,徽酒老二地位能否夺回?口子窖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,但毛利率下滑、存货周转缓慢暴露隐忧。其兼8系列在200元价格带初显锋芒,却面临品牌老化与全国化困局。这场徽酒老二保卫战,胜负关键或在能否打破营销改革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魔咒。
一、业绩解读:一份“双增”成绩单背后的暗流涌动
2025年4月28日,口子窖发布的一季报引发行业震动:营收18.1亿元,净利润6.1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.42%和3.59%。在徽酒市场“内卷加剧、外敌环伺”的背景下,这份看似稳健的财报,却暗藏玄机。
数据背后的矛盾点
横向对比徽酒阵营,口子窖的“双增”显得尤为特殊。2024年,迎驾贡酒以25.89亿元净利润反超口子窖(16.55亿元),稳坐徽酒第二;而2025年一季度,迎驾虽未披露具体数据,但市场普遍预期其增速仍高于口子窖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口子窖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75.19%降至74.59%,销售费用率却高达15.28%,远超迎驾的9.06%。这意味着,其利润增长更多依赖费用管控而非经营质量提升。
结构性亮点:200元价格带的突围
财报中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结构调整。2024年推出的兼8系列,精准卡位200-300元价格带——这正是安徽市场增速最快的区间。数据显示,该新品渠道利润丰厚,终端铺货率持续提升,一季度已贡献营收超2亿元。这种“中端突围”策略,或将成为口子窖对抗古井贡酒“年份原浆”系列的关键武器。
二、改革深水区:营销革命能否打破增长魔咒?
面对古井贡酒40%的省内份额压制和迎驾贡酒的强势追赶,口子窖的营销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。
渠道扁平化的阵痛与希望
2024年,口子窖省内经销商减少4家,省外却增加110家,看似矛盾的调整实则暗含深意:在省内推行“直营+平台商”模式,减少中间层级;省外则通过增加经销商数量快速铺货。但改革成效尚未充分显现——1286天的存货周转周期,远超迎驾的895天,暴露出渠道动销效率的短板。

年轻化困局:兼香型的故事怎么讲?
作为“兼香型”代表品牌,口子窖在品类教育上始终力不从心。尽管推出兼7、兼9等新品完善产品矩阵,但消费者认知仍停留在“口子窖=商务宴请”的刻板印象。反观迎驾贡酒,凭借“生态洞藏”概念和绵柔口感,成功抢占年轻消费群体心智。这场品类认知战,或将决定未来五年徽酒格局。
三、徽酒变局:守得住安徽,打得进全国吗?
“东不入皖”的铁律正在松动。茅台、五粮液在安徽高端市场的份额已超30%,而徽酒四朵金花的省外营收占比普遍低于20%。口子窖的破局之路,需回答两个致命问题:
省内防御战的三大隐患
价格带失守:古井贡酒古20系列年销近50亿元,牢牢掌控500元价格带;迎驾洞藏16年则在300-500元区间虎视眈眈。
渠道控制力弱化:传统大商制导致价格体系混乱,合肥市场虽启动直销改革,但县级市场仍依赖老旧经销网络。
品牌老化危机:在短视频营销、圈层营销盛行的当下,口子窖仍重度依赖户外广告和品鉴会,年轻用户触达率持续走低。

全国化幻象:2.42%增速的真相
一季度省外营收同比下降2.88%,省外经销商数量虽增加110家,但单店产出持续下滑。这种“广撒网”式扩张,反而稀释了品牌势能。对比古井贡酒通过收购黄鹤楼实现跨区域整合,口子窖的全国化战略显得保守而碎片化。
2025年口子窖一季度逆势双增,徽酒老二地位能否夺回?口子窖的“双增”财报,既是改革初显成效的证明,也是生存焦虑的写照。在古井贡酒“一超多强”的格局下,其真正的竞争对手或许不是迎驾贡酒,而是那个困在舒适区里的自己。当行业进入“存量绞杀”时代,留给口子窖的时间窗口,可能比财报数字显示的更为紧迫。
您如何看待口子窖的“中端突围”策略?在古井、迎驾的双重挤压下,您认为徽酒老二的位置还能易主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真知灼见!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