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购便利店品牌资讯
这些陈列基础原则,你了解嘛?
摘要便利店清洁明亮、干净整齐,商品陈列井然有序是最基础的一步,好的商品陈列才是实现商品引流、...

便利店清洁明亮、干净整齐,商品陈列井然有序是最基础的一步,好的商品陈列才是实现商品引流、门店盈利的关键,关于便利店陈列的基础原则,小编今天从高度、深度、广度三个角度来给大家分析;
第一,高度。
便利店的货架高度一般介于135cm~180cm之间,最高的货架通常靠墙放置。除了考虑补货、取货的便利性外,也要考虑整体空间的通透性,不会给顾客带来压迫感。有些店铺会设定“天际线”,将商品的陈列高度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。小编认为在寸土寸金的便利店内,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陈列的品项数而做出相应规划。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,高度介于80cm~130cm之间是黄金陈列高度,最能抢占视线。
第二,深度。
货架设备来说,目前行业内普遍层板的深度介于15cm~35cm之间,一般为上浅下深。基于陈列效果及美观性,甚至出于库存商品与资金积压的考量,不同性质的货架层板深度是可以调整的,比如膨化商品,除了底层外的其余层板深度可以调整一致。除了货架规格外,还包含“商品”的深度,即商品的包装差别与价格带。在有限的陈列空间里要增加业绩就必须在商品的“单价”上找到可以施力的空间,具体体现在“目的性购买”的商品上,比如非食或者粮油调酒类商品。

第三,广度。
设备方面,大多数便利店货架的宽度是90cm,端架通常是70cm,但有些端架会调整为60cm,这要根据货架底层层板深度是35cm还是30cm来配置,关键点是体现整体陈列的美感与走道的舒适性。如果最底层层板用的是30cm的,那在同样的平面货架布局下走道的宽度可以多10cm,对坪数小的门店而言,空间压迫感就相对小了。
商品上的“广度”,指的是陈列的排面呈现方式。有的以品牌为基础延伸、有的以包装规格维度满足、有的以四级品类结构中的小类来扩展、有的是以商品价格带来凸显,比如说商品均价。另一方面,因货架节数不同、商圈选址不同,所以在商品陈列的广度上会有差异化的效果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关注小编,持续分享更多便利店干货~~









